今年入夏以来,各城市居民都争先在朋友圈开展 “谁家最热” 的互联网大赛(晒)。虽然(庆幸)广州没入选最 “新十大火炉城市”,但 7 月底的最高温也去到了 37 摄氏度。真心热。图自 Giphy在这不断刷新纪录的高温天气背后,除了温室效应外,还有城市环境所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大量集聚的住宅使绿地面积变得很少,水不再涵养土地,而是通过快速有效的排水系统排到大海去。地面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的蓄热体,就像一个压力锅,太阳一晒就受不了,你夏天敢打赤脚走在马路上吗?台湾半亩塘环境整合集团半亩塘创始人在一次讲座中分享道。想要种植物, 但土地却比黄金贵。这迫使建筑师们开始进行新的尝试,“如果我们不可以在地面上将植物铺展种植,也许,我们可以试试在摩天大楼上,垂直地种植植被?”Patrick Blanc:每一面墙都是一个花园Patrick Blanc法国植物学家、科学家 Patrick Blanc 也许是世界上最痴迷植物的人了。他常年穿着带植物图案的衣服,染着绿色的头发,大拇指上还涂着绿色的指甲油,整个人洋溢着一种从 “因痴迷而快乐” 的气质。位于悉尼的 One Central Park 是全球最高的垂直花园,以及习惯性和自己作品合照的 Blanc1988 年,他受邀为法国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做一个垂直花园,那是他第一个垂直花园作品,至今仍生机勃勃。那时候,公众都不相信植物即使没了土壤也可以继续生存。Blanc 在采访中说道,而无须动用土壤就能建立一墙面可健康生长的植物群,也是他作品的中心专利技术。小时候,我在家里养了一缸热带鱼。为了过滤缸里的水,我们在那种了了一些水生植物,我那时候就觉得好惊奇,原来植物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都可以生长。其实,泥土只是一种工具。植物真正离不开的,是水和溶解在它里面的矿物质,以及光照和二氧化碳。在童年启发和多年的研究后,Blanc 发展出了一套自有的垂直花园建造技术。Blanc 认为,一旦植物开始在墙面上生长,它们必然会损坏墙体,因此,他选择在原本墙面之外建造 “第二层皮肤”,并为该技术在 1988 年和 1996 年注册了专利。Patrick Blanc 从小就和母亲到森林里散步这个 “第二层皮肤” 由三部分组成:一个金属框架支撑了整个垂直花园的承重、钉在金属上的 PVC 结构则提供了使用平面和起到防水的作用,而 PVC 上还有一层尼龙,由于尼龙结构细密,可均匀地为墙面上所有的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而且,由于 “第二层皮肤” 和原墙面之有一层空隙,因此起到了一定的隔音和隔热作用。而由于整个墙面也没有使用泥土,因此不会惹来蚊子。Blanc 位于塞纳河北岸 L’OASISD’ABOUKIR 的作品虽然技术都一样,但在他遍布全球的 300 多个项目中,没有两面墙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地方的气候情况和适宜种植物都不同。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找来一些不合适在垂直平面生长的植物,以及整体物种太少。Blanc 解释道,他认为,一个健康的植物生态系统至少得有 100-200 个物种,而健康的植物,一般都能存活 30 年或更久。L’OASISD’ABOUKIR 的植物笔记,上面标满了每个位置应该种植什么植物譬如,Blanc 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外墙建立的垂直花园,就采用了 1.5 万种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植物;而台北国立剧院的外墙则只使台湾地区土生土长的兰花。台北国立剧院的 “Butterfly Dance”他自己的家,也布满了各种植物和小动物,除了日常穿梭于植物间的蜥蜴和树蛙外,在地板下还是还有一个巨型鱼缸,水生植物和鱼类和谐相处。Patrick Blanc 的家,地板下是一个大大的水族馆出没于 Blanc 家中的各种小动物虽然植物也有净化空气环境的功能,但对 Blanc 来说,他做这些项目的更大动力,还是在于他自己对植物的喜爱。我真的太爱植物了,以至于我没法单纯从净化空气这个角度来看我的作品。(植物)才是我进行创造和工作的动力。Blanc 在家里户外洗浴室洗澡,仍是被植物包围着直到现在,Blanc 还经常一个人跑到各种热带雨林里寻找和了解不同的植物,在他的个人官网上,还有个名为 “Patrick Field Trips” 的栏目,以视频形式记录了他到古巴、秘鲁等地方的雨林冒险。Stefano Boeri:我要把摩天大楼变成一座垂直森林和 Patrick Blanc 那更多是出于个人热爱的垂直花园相比,爱范儿(微信号:ifanr)接下来要介绍的意大利建筑师 Stefano Boeri 则以环境保护作为卖点,要将上千棵乔木种到高层住宅中,成为一座垂直森林。Boeri 的首座垂直森林位于意大利米兰的新门(Porta Nuova)地区,是一组名为 “Bosco Verticale”(在意大利语中意思是 “垂直森林”)的双子塔建筑,并于 2014 年正式完工。米兰垂直森林 2017 年航拍截图,图自 Huffington Post这两座双子塔的高度分别为 110 米(26 层楼)和 76 米(18 层楼)高,合计在建筑上种植了 900 棵高度在 3-9 米 之间的乔木,以及超过 2 万棵灌木和花卉,整体而言,相当于创造了一个 2 万平方米的森林。为确保这些 “飘在空中” 的乔木的抗风性,团队会将树种放置在风洞中进行测试,并为项目专门种植新树,以确保它们可以适应建筑的环境。虽然建筑采用了自动灌溉系统,但每隔 4 个月仍需要人工修剪维护,而这项工作则由既具有高空作业技能,又是植物学家的专业人员,从楼顶缓缓滑落下来,在空中给每家每户修植物。在进行修剪工作的 “空中园丁”这座垂直森林每年可以吸收 15-17.5 吨废气,而根据 Boeri 的团队反馈,目前建筑的表现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在,第二座和第三座垂直森林的建造合作已经落实,将分别在瑞士洛桑市和中国南京市建成,模式主要参照米兰的样板来做,后者预计将在 2018 年竣工。半亩塘:我们想在城市中建造一座山,让萤火虫和树蟾都回来你不要小看一栋这样的建筑,它就像都市里的一颗翡翠珍珠。若有连续的三五十栋,它就会连成一串翡翠珍珠。从而形成一个热岛中的冷岛。季风就会顺着这个裂缝吹过来,带走废热和废气。半亩塘创始人江文渊说道。其实,在米兰的垂直森林完成建立将近一年前,台湾地区的半亩塘就完成了自己的 “城市中的山”——“若山” 系列中的 “若余山” 住宅区。若余山若余山的植栽密度是米兰垂直森林的 31 倍,绿涵盖率是开发前 1.5 倍,固碳量是原本的 5.6 倍。若余山2016 年,台湾经历了 12 级梅姬台风后,大量房屋、公共设施甚至文化遗产都遭到了严重损害,但是,那些种在若余山上的有好几米高的树木,却一棵也没有被吹倒。但是,如果单纯以绿化功能来丈量半亩塘的这个作品,未免辜负了创始人江文渊的情怀。江文渊,图自在库言库江文渊在云林古坑乡旁的农村长大,对他来说,人和建筑都只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且彼此间不应有界线条。我们中国人,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太不自信了。我们真正美好的东西其实在几千年的文化里传承着,我们的血液里面还有。当他从建筑系毕业后,带着自己对自然坚持的理念,一直都找不到客户,好不容易遇到愿意尝试的客户,但都以预算不足删掉他的生态池,或是劝他少种一些树。一天,江文渊读到了庄子的《秋水》篇,里面讲到,只有极洁净的泉水和梧桐树,才能把凤凰留住,“你去追它,根本就不可能,只有把自己变成梧桐,让它主动来找你”,江文渊说道。于是,他开始筹钱和向银行贷款,在新竹买下了一片 300 坪的农地,建立了半亩塘的办公总部宝山会馆。宝山会馆几年时间里,半亩塘将一片废弃土地环境复育为有青蛙鸣叫和蝴蝶飞舞的田园。连附近的居民都受到他们的影响,自发性地捡拾垃圾,维护当地环境。大平窝村里的甲虫宝山会馆成为了江文渊的梧桐,开始吸引来志同道合的人。随后,他依次建立了台湾著名的菩萨寺、半亩塘的新办公室若水会馆、大平窝村,以及目前仍在进行中的若山系列住宅区等项目。台湾著名的菩萨寺也是半亩塘的作品而半亩地公司也逐渐从原来的建筑事务所和环境整合公司,发展为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自己包办起土地开发与建造推广的地产业务公司。自己当起了开发商,那就不怕甲方不给种树了,对建筑用材也有了更好的把握。我们用材料有一个原则,须简朴、天然、无毒无甲醛,户外也不用泡过药水的木头,因为小孩会来玩,太阳一晒药水就会挥发。我们会告诉业主,‘这个会裂哦,可是无毒,你要不要?’绝不用瓷砖,因为它生产的过程不低碳,而用天然的石板。若余山为了防风,半亩塘在给若山选乔木时,选择了健康且树体 “柔” 而不易折断的树木。选好后,他们沿着树根用水刀清除周边泥土,然后为树木留下 2 个月的修养期,待树木根部恢复后,再以一辆卡车一棵树的方式,在尽可能不伤害树木的前提下将其运走。
若余山的阳台采用错层设计,底部有超过 90cm 的根系空间,让乔木拥有超过 5 米的生长空间。左右错开的阳台设计,让每户都拥有两层楼高的阳台,足以种下一棵乔木,并在树下放置一块大石,让人在鸟语中观四季变化。错层设计的阳台,图自见学馆虽然这个项目已经完工,但它仍然在生长。若余山的三楼有一个叫做 “野岛” 的空间,这是半亩塘进行持续生物系统测试的地方。这片由自然养护的野生树林,包含了若余山里的所有植物种类,半亩塘借此观察随着年月增长,生态多样性是否有增加。从桥梁通向 “野岛”,走入野生树林,图自见学馆这几年来,他们不仅发现了植物多样性有增加,还在野岛上见到了树蟾,不久之后,这些树蟾还爬到了 20 几楼高的阳台上。在一个生态环境中,最脆弱的是萤火虫,然后到树蟾。江文渊在一次讲座中介绍,在树蟾回归不久后,萤火虫也开始来到若余山里了。有人会拿 LEED 或是 WELL 作为建筑标准,但我们用的是萤火虫标准。只有萤火虫回来了,才说明环境足够好。目前,若山系列中的 “若合山” 和 “若莳山” 两个项目仍在建造中,半亩塘将在若余山原有的经验知识上,对方式进行创新尝试。虽然,这些绿色建筑都可以对环境带来可量化的改变,但对于我们来说,重新将大自然,带回到混凝土森林中,也是为了满足我们基因中对自然的渴求,为居住在其中,以及附近的人,带来幸福感。
在若余山里,半亩塘还种了梅树,因为 “梅花盛开会让人很感动。梅子成熟了,我们会召集业主过来摘梅,腌翠梅,过小日子”。
陈晓珊对本文亦有贡献,题图来自 Stefano Boeri,内文未标注出处的图片分别来自 Patrick Blanc 官网、Stefano Boeri 官网和半亩塘官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热文。
《我敢深夜独行夜卧寒冰,唯独不敢淘宝给差评》
关键词:差评
《手机新品太多,当红明星都不够用了》
关键词:小鲜肉
《魅族 PRO 7 发布:一部手机有两块屏,MTK 还吊打华为麒麟?》
关键词:两块屏
《小米新系统和新双摄手机来了,有什么亮点?》
关键词:吴亦凡
《暗网真的是最恐怖的互联网世界吗?》
关键词: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