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立体展现海军实力
随着《战狼》系列和《空天猎》的相继上映,军事题材电影热度只增不减。接下来,首部全面展现中国海军跨境救援的电影《红海行动》又将登上大银幕。作为《湄公河行动》的全面升级版,《红海行动》远赴摩洛哥取景、海陆空全方位开战,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信心满满地表示:“《红海行动》第一次展现出了中国海军强大的军事装备,是一部世界级的电影!”
演员受伤导演搏命
林超贤导演是电影圈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几乎每一部戏都把演员虐到极限。但这一次拍《红海行动》,连他自己都叫苦不迭:“我拍了25年的电影,从来没有这么苦,我们的监制梁凤英直接累倒了!这确实是一个在我人生里非常难忘的电影。”
饰演蛟龙突击队队长的张译透露,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所有演员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但比起导演来大家都还不算拼命:“导演最大的缺点就是24小时连轴转,最长的一次连拍了20个小时。在一次驾车拍摄的过程中,一个急转弯,导演连人带车翻过去了,我们当时都被吓傻了,导演也受了伤。一个导演为了一部电影能够付出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事情我真的是没有怎么见过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尽全力呢?”饰演爆破手的杜江更感性地表示:“伤痕是军人的勋章,我们每个人受的伤都将成为这部电影最光荣的部分!”
这次拍摄《红海行动》这样严肃的军事动作题材片,林超贤对每个演员都进行了“魔鬼训练”。帅气的狙击手黄景瑜对那段训练时光印象深刻:“这次的拍摄过程我全程都在接受严格训练,圆了军人梦的同时,我个人也成长了许多。”作为小队中唯一的女生,机枪手蒋璐霞受到在场“男兵”们的一致肯定:“小霞是我们的‘保镖’,她是货真价实的武术冠军,不管在什么地方,有她在我们就有安全感!”
在《红海行动》中,海清饰演的女记者为求真相不惜深入恐怖分子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并与“蛟龙突击队”相互配合解救人质。她性格泼辣、豪爽有正义感,人送“沙漠玫瑰”称号。于冬大赞海清的敬业精神:“我们这部戏居然在中国找不到女一号,很多女演员一听林超贤的戏觉得好,但一听去摩洛哥这么久,一看地图她们都怕了,只有海清连剧本都没看,背着方便面和行囊就来了,所以她外号叫‘海大胆儿’。”让海清印象最深的是摩洛哥的虫子,“除了拍戏以外,最大的乐趣就是逮虫子,我还逮了一只浑身是毛的。关灯还好一点,不关灯浑身都会被咬,我有一天发微信还哭了,我脸都被咬烂了。”
最贵“男一号”身价14亿
2016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成功地将主旋律与商业电影相结合,凭借高口碑一路逆袭,其中展现的“跨国追击”,更让无数观众充满民族自豪感。在“行动系列第二部”的《红海行动》中,林超贤展现了更大的格局,电影主角从个人上升到团队,装备更真实、场景更震撼、作战更具规模。“《红海行动》比《湄公河行动》更升一级的是,它增加了海、陆、空多场景的拍摄。《红海行动》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海,对于第一次拍摄海上战争的我来说,这次的拍摄过程也是一场战争。”林超贤透露,最多时曾动用六艘军舰一起出海,再用直升机去航拍,“让我最有感触的是湛江的拍摄过程中,很多军备、军舰都要临时调动,给中国海军添了很多麻烦,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没有他们的支持,不可能有《红海行动》。”
在片中饰演“临沂舰”政委的王强,现实中的身份是一位30年军龄的老海军,也是《红海行动》的军事制片人。据他介绍,“天上飞的,水里航行的,水下游的,岸上跑的,全在这部戏里。”他还透露:“男一号‘临沂舰’是刚入列的一艘新舰,据说造价14亿。相信通过这部电影,会让广大观众更加了解海军。”对于影片中“蛟龙突击队”的队员们,王强也给予了很高的肯定:“这群小伙子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无比质朴的精神气质,他们受到的训练可以让他们直接参与真正的任务。”
能和军舰“亲密接触”,所有演员也异常兴奋。军人出身的张译感慨:“中国的军舰好大啊,只有你真正看到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中国海军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了。在这样的军舰保护之下,会觉得很安全。”第一次拍摄军事题材的海清更是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体会到海军的军威,这种威慑力让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一件如此骄傲的事!”
故事与《战狼2》绝不雷同
《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中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临危受命,前往非洲解救中国人质的惊险过程。这是一次前所未见的大营救,每一轮解救任务成功,恐怖分子就会策划新一轮的行动,面对前后夹击的困局,蛟龙小队深入险境,各司其职,终于成功解救人质。
同为撤侨题材,《红海行动》的故事会不会和《战狼2》撞车呢?出品人于冬现场回应:“《战狼2》是用了撤侨的概念,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但故事桥段不可能撞车,因为我们到现在谁也没看过《红海行动》的剧本,所有的剧本都在林超贤导演的头脑中,他不给任何人透露,甚至每一个演员都不知道自己的结局。”
他还透露,目前《红海行动》仍在紧张的后期制作当中,林超贤导演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希望能赶在2017年岁末公映这部电影。
本报记者 李俐 J203 纪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