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政客,我是一名造型师,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
原法国版 VOGUE 杂志主编 Carine Roitfeld 早年语出惊人,她口中所说的政客,正是路人皆知的时尚女魔头 Anna Wintour。
Anna Wintour
(c)Annie Leibovitz
4 月初,在愚人节的真真假假气氛中,传出 Wintour 将于今年下半年退休的消息,还好 Roitfeld 已经不做 VOGUE 多年,不然又会被人拿出来瞎逼一通。
Roitfeld 早在 2010 年底就离开了法国版 VOGUE 前往纽约发展,并在 2012 年出任 VOGUE 老对手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杂志的全球时装总监。那之后,芭莎杂志变得越来越时髦,因为每个月由她操刀造型的时装大片,都会同步在全球各版芭莎上出现,有些版本还直接用作了封面。
Roitfeld 和 Wintour 早年入行都是做造型,而且 Wintour 还开创了时尚界的混搭先河,但是后来的职业生涯,两人却走出了不同的路线。
Wintour 在各种权力圈子之间身段灵活,通过 VOGUE 宣讲主流价值观,虽然不是政客,做事方式和目的却没有区别。反观 Roitfeld,她始终是一个艺术家。
2013 年,Roitfeld 在纽约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时尚半年刊 CR Fashion Book。
Roitfeld 亲自演绎CR 杂志封面
(c)Bruce Weber /CR Fashion Book
CR 杂志创办初期,因为老东家在时尚行业的江湖地位,大部分摄影师、化妆师、模特为了避嫌,都不敢与 Roitfeld 合作,于是她开始大力选用和培养新人。与各路新人合作,也就意味着杂志的审美是新的,姿态是新的,所以很多喜欢时尚杂志的朋友,都说可以闭着眼睛买 CR。
一直有人问我,如何一眼看出一本时尚杂志的好坏。其实 Wintour 和 Roitfeld 就是答案,两个字“专业”,反映到具体操作层面,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她俩恰好分别诠释了这两点。
Wintour 通过美国版 VOGUE 宣讲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功力,其他任何时尚杂志主编都不能比。在纪录片《九月刊》里,时任美国版 VOGUE 创意总监的 Grace Coddington 说 Wintour 很早就意识到要让明星取代超模做封面人物,就是很好的佐证。
选择明星作为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其实是早年 Wintour 对时尚行业越来越接地气的洞察,因为随着 1990 年代大众传媒手段日新月异,在主流价值观里,大家更喜欢平易近人的明星,而不是面无表情的超模,无论是时尚杂志,还是时尚品牌,都自然而然要拥抱明星。选哪个明星,用什么主题包装明星,正是主编对于当下时代价值作出的取舍和判断,不能有半点差池。
延伸阅读:
相比之下,Roitfeld 在价值观的拿捏方面,就明显不及 Wintour。考虑到两人如今主编的杂志定位不同不具备可比性,不妨看看主编之外的作为,Roitfeld去年在戛纳电影节操盘 amfAR 慈善晚宴为 Dalai 发声,多少就是艺术家的性子使然,Wintour 却始终能坚持各种政治正确。当然了,Roitfeld作为专业造型师的业务水平,在业内是相当拔尖的,没人会质疑。
不过,与意识形态挂钩的主流价值观,总是随着时代进化,并不那么好拿捏,能做到常识层面就很好了。因此,方法论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大部分杂志的好坏,尤其如今大量以时尚方式包装的新兴生活方式刊物,更加体现了这一点。
延伸阅读:
因为方法论都是人为的,翻开杂志的版权页和撰稿人页,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就是评价杂志好坏的硬性标准。哪些摄影师的视角刁钻,哪个造型师的脑洞清奇,哪位作者的文字高尚,都是有迹可循的。
如果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欠火候,杂志无疑就会成为灾难现场,这方面,一些中国本土时尚杂志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可以自行脑补。
实际上,不管好坏,如今很多杂志,尤其时尚杂志都是在死撑,因为大家刷社交媒体根本停不下来,没几个人还会看纸质杂志,即便要看,选择电子版会更方便。
杂志做的事情,无非是通过传播某种观点和价值观,然后与读者之间建立共鸣,既然隔着手机屏幕就能互赞互怼,为何还要拿着纸张假装互相拥有?很显然,纸张作为杂志的创作载体和阅读载体,它承载了某种由各方合谋的仪式感,这也恰好成为杂志们生命延续的唯一理由。
这几年,但凡有杂志停刊或主编离职,就会引来无数人唏嘘,然后出现各种关于环境不佳的芸芸论调。环境固然重要,但是价值观不正,方法论不对,做出来的杂志差强人意,却鲜有人提及。
另一方面,如果有杂志创刊,不管好坏,清一色的好评+追捧,也不管它能活几期,夸了再说,不夸就是政治不正确,甚至还被一些人上升到了敌我矛盾的阶级斗争层面,实在令人费解。
最近几天,有多位媒体界的朋友告诉我,中国版 GQ 主编王锋即将卸任。从中国版 Esquire 到中国版 GQ,他作为主编在拿捏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很有一套,尤其中国版 GQ 的本土化完成度,在中国的众多版权合作刊物中绝对数一数二。之前还想着他或许会被康泰纳仕内部委以重任,去挽救审美越来越迷的中国版 VOGUE,估计一时半会没可能了。
而随着这一轮的权力大挪移,中国本土时尚杂志界也将迎来新的变化,有识之士自然要在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下足功夫,作出更加优秀的杂志,才不会被淘汰。这对于习惯看杂志、买杂志的朋友来说,绝对是喜事一件。
-END -
本文作者
PiPiJuiCe
「空白杂志」出品人,微博@PiPiJuiCe
「空潮研究院」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