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讯,又到4月飞絮时。随风飘荡的杨柳絮给不少市民带来了不少烦扰。昨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内全市要完成30万株的雌株杨柳树治理,并且将在飞絮高峰期出动高压水车,通过冲刷树冠的方式,及时降絮,减少飞絮的后期传播。
昨天,市园林绿化局在人定湖公园举行杨柳飞絮治理现场会。现场展示的治理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给杨柳树注射花芽抑制剂,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来年这棵树不会开花,也不会飞絮;二是高压水枪喷射树冠,这一招“立竿见影”,飞絮立刻被水柱打到树下,停滞在湿漉漉的草地上。三是修剪过密的枝条,减少飞絮总量。
“除了这3种方式,还有通过嫁接枝条让雌杨柳变成不飞毛的雄性,这几年在不少公园里也在推广。另外,结合公园绿地改造、行道树改造,一些老化的雌株杨柳被逐渐更换掉。”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杜建军介绍。
今年因为前期低温天气,杨柳飘絮时间较往年推迟一周,预计未来15天本市将迎来飞絮高峰期。飞絮期将持续到5月初。在飞絮高峰期,各区的绿化部门将出动高压水车,对杨柳树集中的路段进行冲洗,减少飞絮的再传播。
“现在飞絮的主要是毛白杨,紧跟着是小叶杨、加拿大杨,还有柳树。”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介绍,市民所看到的白色絮状物,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杨柳树普遍种植的北方十多个省市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北京市现有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那时,杨树和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较低等先天优势,成为北京绿化的主力树种。“直到今天,杨树、柳树仍是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不可替代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张志翔说,如杨树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阴效果,而柳树不但树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的生态功能。
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可以说为改善北京生态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减少飞絮源头方面,本市从2012年起就严格禁止在新建绿化工程中使用雌株杨柳树。今年春季启动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也只允许使用雄株杨柳树,并且提倡与其他乡土植物混交,打造多树种、多品种、生态更丰富的林地。(记者 王海燕)
(原标题:北京治理30万株杨柳树 打针修枝喷水三招降飞絮)